地址:河南省正阳县君乐宝大道与崇德街交叉口(新院区);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南环路中段北侧(老院区);
电话:0396-2767120
邮箱:zyxzyybgs@163.com

鹿茸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。一般分锯茸和砍茸两法。 性味归经 甘咸,温。 ①《本经》:味甘,温。 ②《别录》:酸,微温,无毒。 ③《本草蒙筌》:味甘咸,气温,无毒。 入肝、肾经。 ①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肾经。 ②《本草经巯》:入手厥阴、少阴,足少阴、厥阴经。 功能主治 补肾壮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。治虚劳羸瘦,精神倦乏,眩晕,耳聋,目暗,腰膝酸痛,阳痿,滑精;子宫虚冷,崩漏,带下。 ①《本经》:主漏下恶血,寒热惊痫,益气强志。 ②《别录》:疗虚劳洒洒如疟,羸瘦,四肢酸疼,腰脊痛,小便利,泄精,溺血,破留血在腹,散石淋,痈肿,骨中热,疽痒(《本草经疏》云:’痒’应作’疡’)。 ③《药性论》:主补男子腰肾虚冷,脚膝无力,梦交,精溢自出,女人崩中漏血,炙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。又主赤白带下,入散用。 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补虚羸,壮筋骨,破瘀血,安胎下气,酥炙入用。 ⑤《纲目》:生精补髓,养血益阳,强健筋骨。治一切虚损,耳聋,目暗,眩晕,虚痢。 ⑥《本草切要》:治小儿痘疮虚白,浆水不充,或大便泄泻,寒战咬牙;治老人脾肾衰寒,命门无火,或饮食减常,大便溏滑诸证。 生产区域 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。 2.分布于东北、西北及内蒙古等地。 相关配伍 ①治精血耗竭,面色黧黑,耳聋目昏,口干多渴,腰痛脚弱,小便白浊,上燥下寒,不受峻补:鹿茸(酒浸)、当归(酒浸)等分。为细末,煮乌梅膏子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用米饮送下。(《济生方》黑丸) ②治精血俱虚,营卫耗损,潮热自汗,怔忡惊悸,肢体倦乏,一切虚弱之症:鹿茸(酒蒸)、附子(炮)各一两。上细切,分作四付,水二盏,生姜十片,煎至八分,去渣,食前温服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茸附汤) ③治虚弱阳事不举,面色不明,小便频数,饮食不思:好鹿茸五钱,多用一两(去皮,切片),干山药一两(为末)。上以生薄绢裹,用酒浸七日后,饮酒,日三盏为度。酒尽,将鹿茸焙干,留为补药用之。(《普济方》鹿茸酒) ④治眩晕之甚,抬头则屋转,眼常黑花,观见常如有物飞动,或见物为二:鹿茸,每服半两,用无灰酒三盏,煎至一盏,去滓,入麝香少许服。(《证治要诀》) ⑤治湿久不治,伏足少阴,舌白身痛,足跗浮肿:鹿茸五钱,附子三钱,草果一钱,菟丝子三钱,茯苓五钱。水五杯,煮取二杯,日再服,渣再煮一杯服。(《温病条辨》鹿附汤) ⑥治小肠虚冷,小便数多:鹿茸二两(酥炙令微黄),白龙骨一两(烧过),桑螵蛸三分(微炒),椒红一两(微炒),附子一两半(炮),山茱萸一两。上药捣罗为末,炼蜜和捣一、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,空心及晚食前,以盐汤下二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鹿茸丸) ⑦治崩中漏下,赤白不止:鹿茸十八铢,桑耳二两半。上二味,以醋五升渍,炙燥渍尽为度,治下筛,服方寸匕,日三。(《千金方》) ⑧治室女冲任虚寒,带下纯白:鹿茸(醋蒸,焙)二两,白敛、金毛狗脊(燎去毛)各一两。上为细末,用艾煎醋汁,打糯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温酒下。(《济生方》白敛丸) ⑨治尿血:鹿茸(炙)、当归、干地黄各二两,葵子五台,蒲黄五合。上五味,捣筛为散。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忌芜荑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鹿茸散) ⑩治下痢危困:麝香半钱(别研,临时入),鹿茸一两(酥炙)。上鹿茸为细末,方入麝香,以灯心煮枣肉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服。(《百一选方》香茸丸) 临床应用 治疗血液病:取鹿茸内骨髓,用白酒浸渍,制成20%的鹿茸血酒;或从鹿颈静脉内取血放入白酒中,制成30%的鹿血酒。每次10毫升,日服3次。试治血小板减少症21例,11例临床症状和血象均有明显改善;白细胞减少症5例,血象进步者3例,临床症状改善者2例;血小板、白细胞减少症15例,其中7例血象和症状均有改善;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,血象和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;由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14例,其中10例服药后眩晕、头痛、乏力、齿龈出血、鼻衄、失眠等症状和血象均有改善。对高血压、肾炎、肝炎及肝功能不正常者忌服。 注意事项 阴虚阳亢者忌服。 1.《本草经集注》:麻勃为之使。 2.《本草经疏》:肾虚有火者不宜用,以其偏于补阳也;上焦有痰热及胃家有火者不宜用,以其性热复腻滞难化也。凡吐血下血,阴虚火炽者概不得服。 相关论述 1.《本草经疏》:鹿茸,禀纯阳之质,含生发之气。妇人冲任脉虚,则为漏下恶血,或瘀血在腹,或为石淋。男子肝肾不足,则为寒热、惊痫,或虚劳洒洒如疟,或羸瘦、四肢酸疼、腰脊痛,或小便数利、泄精、溺血。此药走命门、心包络及肝、肾之阴分,补下元真阳,故能主如上诸证,及益气强志也。痈肿疽疡,皆营气不从所致,甘温能通血脉,和腠理,故亦主之。 2.《本经逢原》:鹿茸功用,专主伤中劳绝,腰痛羸瘦,取其补火助阳,生精益髓,强筋健骨,固精摄便,下元虚人,头旋眼黑,皆宜用之。《本经》治漏下恶血,是阳虚不能统阴,即寒热惊痫,皆肝肾精血不足所致也。八味丸中加鹿茸、五味子,名十补丸,为峻补命门真元之专药。 3.曹炳章:鹿茸,补精填髓之功效虽甚伟,服食不善,往往发生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目赤、头晕、中风昏厥等症。考其原因,其人平时多阳旺液燥,贫血亏精,气血乏运,苟服食参、茸,能用份少、服日多,则助气养血,有益无损,虽有余热,亦不为害;若阳虚阴燥之人,再骤服大剂,以致有助燥烁阴之弊。盖茸为骨血之精,通督脉而上冲于脑,其上升之性,故如上述之病生焉。余每遇当用鹿茸之症,自一厘渐增至数分、数钱,每获妥效,此即大虚缓补之义也。 (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!) 中医院急救电话:0396-2767120或拨打120要求正阳县中医院出车接诊 正阳县中医院新院区位于君乐宝大道与崇德街交叉口,医院东侧是正阳县文广中心、正阳桥。可乘坐K1、K4、K5(始发车)路公交车到达医院。医院设有两辆通勤中巴车,往返于新、老院区,免费乘坐。
正阳中医院网站页面排版及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,如有雷同、纯属巧合。具体病因及症状请来院咨询相关医师,以医生实际处方为准
正阳县中医院新院区地址:河南正阳县君乐宝大道与崇德街交叉口;老院区地址:河南正阳县南环路中段北侧原县计生委东20米;
新院区总值班:18439791408;老院区总值班:13723071308;院办公室:0396-2767396;院监察室:0396-2767053;新院区医保办:0396-2767110
Copyright @2023 正阳县中医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豫ICP备2020025177号 正阳县中医院